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辉给太子上书,要改革火器的生产。
首先是人员。
拨出全国三成的匠籍百姓,成立火器厂。
当然了,不是直接把人拉过来给赵辉当职工,而是这三成的工匠不再强制征发应役,而改为收代役钱。
各地本需要来南京承担工匠役的匠户,只需要交一笔相当于路费的代役钱,就可以免除该次的劳役。
这笔代役钱,用来募工。
募来的工匠签订书契,按月领取工钱。
这样,火器厂就从兵仗局的手工作坊一跃,跨越了两百年,成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工场。
其次,是生产。
不再吃大锅饭,而是采用多劳多得的模式。
原本一个工匠一个月做满30天可以做3支火门枪,但如果超过3支,便有奖金,多劳多得。
再次,是管理。
赵辉要求,火器厂直属于京军,也就是编制上属于皇帝亲自掌管的上直二十二卫。
不能让太监或文官来插手管理。
这一点放在最后,赵辉却觉得反而是最重要的一点。
赵辉对大明朝那帮子官宦的贪墨能力十分清楚,要是这个火器厂让太监或者文官来管理,不用两三年就能把代役钱贪墨个七七八八了,别说造火器了,造烧火棍都很难了。
奏疏递到太子那,太子看了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这个赵辉,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一口气要三成的工匠。”
太子没好气的跟蹇义、杨士奇等人道。
杨士奇笑着回道:“三成,倒也不多,我大明工匠三十万,三成,差不多十万不到。”
大明朝目前匠籍大概有二十多万轮班工匠、两万多的住坐工匠和两万多的军匠。
当然,这是纸面上的数据,许多工匠还有散在各地的,比如在宁波造船的,在徽州冶铁的,在台州造纸的,真正能够分给造火器的,十不存一。
杨士奇提议:“三成太多了,不如挑边远一二省,免除其轮班服役,将该省的代役钱拨给赵驸马。”
蹇义也表示支持,轮班匠十分困苦,生产积极性很差,跟卫所兵一样,经常有人逃亡。
借着此事,可以尝试一下以钱代役的改革。
如果实行的好,将来革除工匠轮班制度也是说不准的。
太子同意,“好,杨先生代拟奏章吧,向皇上请示。”
太子自从上次挨批后,行事已经十分小心,像这种一下子两个省匠籍的大动作,没有朱棣的首肯,太子是决计不敢做的。
朱棣对此事倒也十分上心,很快予以批复发还南京。
批示如下:俺妹婿知道要革新弊政,那意思甚好。
但太子恁是作甚吃的,一下与他一两个省,当家怎当得越来越回去哩。
休道天下太平无事,恁便懒惰了。
恁东宫的辅臣每好生勾当着,每日里教好太子,多读些书,做事俭省着些。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