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若对商人课以重税,定能充实国库,解国家燃眉之急。
且重税可遏制商人贪婪本性,使其不敢肆意妄为,稳定物价,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此乃一举多得之策。”
不过孙润对太监主导税收也很是不满,在文中直接道:“可由户部遣官办理钞关事务,不可由中官提督。
政出多门,多造贪弊尔。
先宋之冗官犹在眼前,圣人当鉴之。”
朱瞻基也看了这些骂战的报纸,不过唯独少了孙润建议派户部收税的那一期。
朱瞻基笑了笑,没有置评,召集内阁以及胡濙、金幼孜、蹇义、张辅、赵辉等人廷议,讨论是否增设钞关之事。
此前夏原吉已经病逝,由胡濙任户部尚书。
胡濙是个老实人,想着既然皇帝缺钱花,便同意了在苏州增设钞关。
这时在朱瞻基一旁侍候的大太监金英开口道:“新设苏州钞关,由苏州织染局太监兼任,不再另任他员,诸位大人们觉得如何?”
胡濙反对:“临清钞关,向来由户部派员管理,中官行监督之职,数年下来,运作无舛,因此还是沿袭为宜。”
金英不以为然:“临清钞关也是本朝方才设立,距今也不过数年,何来成为定制?”
这时杨士奇开口道:“临清钞关,运行经年,户部官计量征税,中官监税督税,内外相制,相互监督,确有实效。
若只遣中官或户部官独管,臣恐横生弊病。”
杨士奇话说得很委婉了,单独派中官去,怕的就是太监们上下其手,贪得太多,宫里反而也拿不到多少,不如还是按照临清钞关的前例,由户部官管理,中官监督。
“钞关所得之税,本色归入内府,折色归太仓,若是宫中缺用度,还可以商量的。”
本色就是实物税,运什么过关就收什么,比如运的是一百块砖头,抽税三十抽一,就得缴纳三块半砖头。
折色就是把该征的实物税折算成银两、铜钱或者丝绢之类的值钱东西。
金英有些不乐意,征收实物固然简单粗暴,但是运输麻烦,存储也更麻烦,就比如征收了几十块砖头,还得专门分开来放置,整得仓库跟个杂物间似的啥玩意都有,许多东西从永乐年间就在那儿放着吃灰了,还没用完。
,!
户部的税官们也是阴得很,近年来开始渐渐多征折色,本色收得少了,内库进项也少了,还没地方说理去。
金英悄悄抬眼偷瞄朱瞻基,希望自己主人说句话。
朱瞻基似乎也理解了金英的意思,便开口道:“两位国公,你们怎么看?”
按说这种经济方面的会议一般不叫武官来参加,赵辉也一直在猜朱瞻基这回干嘛带上他和张辅。
现在好像嚼出点味道来了,皇帝似乎想让武官出言帮衬一下。
张辅瞧了一眼赵辉,没讲话。
赵辉想了想,便先说道:“臣以为,本色可以渐渐不收了,钞关钞关,当然是收钱为好,收来的银钱,内府与国库都合用。
至于这税钱如何分配,还得诸位阁老与公公们商榷后定。”
金英心中连连叫好,“不愧是赵国公,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这提议怕是皇上也得动心。”
张辅看了看杨士奇他们,不过文官们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没啥表情,看不出来情绪波动。
他奏道:“臣以为本色还是收的好,就以粮食为主,近年来卫所上交的籽粒年年下降,收本色可补贴军粮的缺口。”
他是武臣,要考虑军粮的稳定,这么说倒也没啥问题。
不过朱瞻基有些不喜,卫所粮食出产下降,那是卫所管理出了问题,“籽粒数连年下降,那得纠问五军都督府,各地卫所军官是不是侵吞军田、贪弊成风了?你们两位国公要好好查查才是。
至于钞关,朕也觉得改收折色为宜。”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