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章 没有反贼杀害朝廷使者咱就制造一股反贼(第2页)

董扶静静听刘焉吐槽完,不疾不徐接道:“太常之忠心,我辈素有所知,不必解释。

但外人不知,避嫌还是不得不为的。”

刘焉点点头:“依我之见,我想把那李素继续留在京师,为刘备之事迹宣扬造势。

但不能让外人看出他是为我所用。

不如,就举荐他去伯安处,让他在大宗正府得辟一闲差。

此举有三利:先,那刘备也是汉室宗亲、据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只因幼年丧父,断了世代爵禄传承。

如今既要扬刘备事迹为我用,当先请宗正按谱查验、确定其宗亲支脉,而后名正则言顺。

其次,伯安为大宗正之前,曾任幽州刺史十年之久,在幽州威望极高。

此番幽州为张纯及胡人所乱,陶谦不能制,一旦陛下恩准废史立牧,当其冲的,便是幽州牧一职。

我辈届时当群起而奏,请陛下命伯安为幽州牧、平定乱局。

如此一来,陛下定然不会猜忌于我,认为废史立牧是全然出于公心。

而将那李素派到伯安手下辟一闲职、待伯安去幽州上任时,那李素也正好以属吏身份跟去幽州上任,与他旧主刘备合力击贼。

如此李素定会欣然接受好意,在宣扬刘备事迹时,全力以赴为我所用。”

“妙计啊,君朗之计,滴水不漏!”

董扶听了,都连连赞叹刘焉谋略深远。

他们口中提到的“伯安”

,便是前任幽州刺史刘虞、如今的大宗正。

大宗正也是九卿之一,是掌管所有涉及汉室宗亲事务的官员。

所以刘备这个汉室宗亲的含金量是否足够,直接就是由大宗正出具鉴定结论的。

这也只能说是天命巧合了,历史上刘虞就是在宗正的任上,因为幽州乱局不可收拾,被汉灵帝调去当幽州牧、然后瞬间平定了张纯。

刘焉想废史立牧,却不想亲自当第一个被立为州牧的人,那就正好先假装“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伯安兄,为了朝廷”

等刘虞当好了幽州牧,为朝廷立了大功,证明立州牧的决策是对的,幽州这个“试点州”

很成功,那么皇帝自然会继续推广,在更多的边境州立州牧。

到时候,刘焉在混在州牧堆里,为自己悄咪咪弄个好地方当州牧,安分下来过日子,岂不美哉!

刘焉与董扶商量了一会儿“如何不留嫌疑地劝陛下同意立州牧”

后,难免散思维,多聊一些未来的展望。

刘焉意淫到美好之处,难免主动求教:“董公,我求为州牧,倒不在乎所任之州是否富足,只求离朝廷远些,最好有乱贼、蛮夷阻隔道路,使朝廷使者不得通——

我并非异心,只是不想陛下山陵崩时,朝中有奸臣乱命,召我回朝。

而且以如今陛下卖官鬻爵之风,州牧任期估计最多也就一年,很难过两年。

若是使者畅通,万一陛下昏聩之中另卖州牧之职,岂不是前功尽弃?”

刘焉也是跟董扶多年至交,推心置腹,才敢说这种有点大逆不道的话。

他这番话其实有一个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他这次如果外放州牧成功,那他就是打算至少做到汉灵帝驾崩的!

但是,他不知道汉灵帝还有多久驾崩,万一跟桓帝一样长寿,那有可能还得活三年!

现在卖的官,绝对没有任期三年那么久的。

所以与其指望皇帝快点死,不如指望去个很远的州,然后在辖区州与司隶之间,爆一些贼乱,叛军的地盘阻断了交通要道,让汉灵帝就算想撤换他,圣旨也送不到!

热门小说推荐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