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死说得容易,可做起来哪有那么轻松?如果安史之乱无法避免,自己还是被安禄山的叛军俘虏,那也要告诉弟弟,千万不要给他求情!
虽说天音没有说弟弟给自己求情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肯定不会小,事后肯定会遭到朝臣的诽谤和皇帝的猜忌,太不值!
“王卿,你的品性我一清二楚,放心吧,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玉真公主看到了王维脸上的纠结和无奈,出言安慰道。
她是真的很喜欢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还有一个李太白,可惜李太白不愿意久居长安,否则与王维一道,犹如日月之辉!
【李隆基一生都在防患的女祸和宫变,最后都以另一种形式呈现,不得不承认造化弄人。
】
被戳中心思的李隆基有些难堪,难道他做错了吗?太宗文皇帝玄武门之变上位,最后贞观之治名垂青史,最后唐朝皇帝哪一个命运宫廷政变!
哪一个不想成为下一个太宗文皇帝!
则天皇后,太平,韦氏,安乐,上官婉儿,哪一个是好惹的?难道要将李家的江山拱手让给外人不成?
李隆基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没有一个雄主愿意忍受大权旁落,像中宗皇帝,睿宗皇帝那样当女人手里的傀儡,那才是贻笑大方!
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哪一次政变不是出自宫廷不是源于女祸!
就算是太宗文皇帝再骂他,他也能说出原委来!
【尽管天宝年间唐朝内部矛盾重重,皇亲国戚,豪门贵族争相兼并土地,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百姓要么流亡,要么成为地主的隐户佃户,国家赋税无法保障,偏偏皇帝带头荒淫无道,奢靡无度。
以土地为根基的唐朝兵制无法正常运行,偏偏李隆基好大喜功,导致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逐渐脱离中央朝廷。
】
【但是这些都是次要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内部注定要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诱因!
】
【安史之乱完全可以避免,它真正的诱因是李隆基制衡策略的失算!
换句话说,就是李隆基沉迷制衡,将朝廷分为三股势力,宰相,太子,边将,他高高在上看着这三股势力斗得死去活来,最后玩脱了,安史之乱就是对他的反噬!
】
“什么!”
李隆基此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不会发生像唐隆政变、玄武门之变这种政变,执政后将最大的经历都放在了防患宫廷政变上。
如今太子听话,宰相听话,边将也听话,虽然从天音口中得知最后是边将作乱,但他从未想过是自己的帝王之术造成了安史之乱。
他认为不过是安禄山权势过大,拥兵自重,不服朝廷,想要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而且朝廷内有杨国忠要想扳倒安禄山,太子对安禄山恨之入骨,所以安禄山会反。
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帝王之术吗?
【后世认为,玄宗朝的祸端和大唐由盛转衰是从张九龄罢相开始的,实际上也是从李隆基不再关心民间疾苦开始的。
】
【张九龄德才兼备,有识人之能。
但随着李隆基的倦怠和享乐苗头的发芽,张九龄这样兢兢业业的宰相不再符合李隆基的需要了。
当然,李隆基为了民心和美名这些都能接受,唯独一件事他无法忍耐。
】
【太子之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